王一山主任醫師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心胸外科
畢業于美國在上海的分校上海圣約翰大學醫學院(1945),獲博士和理學士學位。為我國胸心外科先驅者之一。50年代初研究支氣管狹窄的外科治療,1959年在國內首先報道支氣管與氣管對端吻合臨床成功,同期國內領先報道胸腺切除治療重癥肌無力;50年代研究低溫麻醉心內直視手術及體外循環心內直視手術方法、以后至力于研究助搏反搏法、心肌保護、生物瓣膜牛心包瓣研制及臨床應用、體外循環對補體激活及消耗、人工心瓣膜測試儀的研究及測試;瓣膜及瓣環成形術的研究。1972年4月19日首例針刺麻醉下施行心內直視手術成功,為突破性成果。1975年開展重癥監護技術,主編《心肺重點監護》(1988.11);《重點監護臨床實踐》(1994.3)及《實用重癥監護治療學》待出版。吳英愷、王一山等共編寫《國際胸心外科實踐》,參加編寫黃家駟主編的《外科學》;蘭錫純主編的《心臟外科學》《血管外科學》;衛生部主辦的《全國胸心外科進修班教材》等。曾撰寫發表論文達180余篇,其中本人為第一作者的有71篇,在國內外專業雜志以中或英文刊登。獲獎:(1)上海II型人工心肺機研制,1964年全國工業新產品展出I等獎,個人二等獎,(2)體外循環助搏反搏裝置,1983,衛生部科技進步II等獎;(3)針刺麻醉體外循環心內直視手術(第一完成者),1989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科學技術進步(部級)I等獎;(4)豬心缺血再灌注損傷實驗模型的制作和再灌注損傷的防治的研究,1992衛生部科技進步III等獎;(5)人工心瓣膜血液動力學功能質量研究(第一完成者),1993上海市科學技術進步III等獎;(6)心臟瓣膜修復術,實驗研究和臨床應用(第一完成者),1994衛生部科學技術進步III等獎;(7)茛菪類藥物對體外循環心肌保護作用的實驗和臨床研究,上海市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為醫學事業作出突出貢獻,獲得榮譽稱號:(1)1977上海市先進科技工作者;(2)1991國務院表彰醫療衛生事業突出貢獻(特殊津貼);(3)1981國家首批批準的博士研究生導師;(4)1993國務院授予終身制教授。
心胸外科各種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