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樞椎齒狀突距寰樞兩側塊距離欠對稱,樞椎齒
2020-07-02 1803次
病情描述:
樞椎齒狀突距寰樞兩側塊距離欠對稱,樞椎齒狀突距寰樞兩側塊間距分別為,右側3mm,左側6.1mm
提示:線上咨詢不能代替面診,醫生建議僅供參考!
答咨詢實錄
為你推薦
-
寰樞關節脫位怎么辦兒童感冒或咽喉炎期間,出現頸部疼痛,活動受限,行頸椎CT或張口位X片,顯示齒狀突不居中,左右不對稱,寰樞關節半脫位。可以采取皮牽引或骨牽引緩慢復位治療,定期復查。各種原因導致的頸部外傷,也可出現寰樞關節脫位。寰樞關節脫位較輕者,如半脫位,沒有神經癥狀,一般采取牽引保守治療;牽引3周,佩戴頸部的支具或者頸托,再下地活動,3個月去掉。寰樞關節脫位嚴重者,有些病人已現場死亡,經過檢查如伴有脊髓壓迫,常需盡快頸后路手術復位固定治療。重癥者,預后差。01:16
-
腰兩側贅肉怎么減?實際上由于工作和生活方式的影響,腰腹兩側以及大腿是贅肉最容易出現的部位,想減掉贅肉首先需做科學的運動,如慢跑、做仰臥起坐、轉呼啦圈、游泳等運動;還需合理的控制飲食,做到清淡飲食、多吃粗糧和新鮮的蔬菜,少吃辛辣、油膩的食品。所以科學的運動方式,再加上合理控制飲食才是首選的治療方案。還有一種常見的醫美手術叫做吸脂,但吸脂是塑形的手術,并不是減肥的手術,因此吸脂并不適合體重比較大或者過度肥胖的人群。因為做完吸脂以后只是腰部的贅肉少了,并不代表整個人就瘦了、健康了。做完吸脂以后還要配合健康的生活習慣維持控制,因為吸走的脂肪比較多會出現皮膚回縮的問題,只有運動才能讓皮膚更好的回縮,建議應該合理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01:18
-
樞椎齒狀突骨折分型針對樞椎齒狀突這個部位的骨折在臨床上應用最廣泛的分型是Anderson分型,該類分型主要是根據齒狀突骨折在x線平片上的表現來進行區分:第一型,屬于齒狀突肩部的斜形骨折,其發病機制是由于異狀韌帶的牽拉,所造成的撕脫骨折。第二型,是齒狀突基底部位的骨折。第三型,是累積到椎體的骨折。除此以外,在臨床上還可以把齒狀突的骨折簡單的區分為穩定性骨折和不穩定性骨折。在上述三型骨折當中,第二型也就說齒狀突基底部位的骨折屬于不穩定的骨折。在臨床上絕大多數的齒狀突骨折都可以通過保守治療來達到骨性愈合,也就是說在早期保守治療是該類骨折的首選治療方式。不過針對一些不穩定的骨折,像基底部的骨折則可以擇其采取手術治療方式。除此以外,如果是椎管內形成壓迫,還要做相關的固定和開創減壓。語音時長 1:49”
-
什么是樞椎齒突骨折樞椎齒突骨折也就是第二頸椎齒狀突骨折,這個位置比較特殊,屬于頭部旋轉的地方。如果是單純的齒狀突骨折,根據分型可以選擇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局部地方需要做CT和三維重建,基本上可以確定骨折的類型以及治療方案。保守治療可以顱骨牽引治療四周左右,然后配合頸胸支具固定保護。起床活動、多喝骨頭湯、多吃蝦皮、多喝牛奶可以促進骨折的愈合。語音時長 1:05”
-
樞椎齒狀突骨折分型針對樞椎齒狀突這個部位的骨折在臨床上應用最廣泛的分型是Anderson分型,該類分型主要是根據齒狀突骨折在x線平片上的表現來進行區分:第一型,屬于齒狀突肩部的斜形骨折,其發病機制是由于異狀韌帶的牽拉,所造成的撕脫骨折。第二型,是齒狀突基底部位的骨折。第三型,是累積到椎體的骨折。除此以外,在臨床上還可
-
寰樞椎脫位診斷標準寰樞椎脫位的診斷標準是有病史、枕部疼痛、過伸過屈位X線、CT和MRI檢查都能夠發現病理改變。寰樞椎脫位就是指寰椎與屈椎骨關節面失去了正常的特殊關系以及穩定性,并且局部還發生了關節功能障礙以及神經壓迫。有可能是因為外傷、退行性變、先天畸形等因素造成的,患者會出現局部疼痛、視物模糊的現象,甚至還有可能會
-
兒童寰樞椎半脫位你好,寶寶這個現象需要手法復位,或者是用定型枕頭固定恢復。
-
樞椎齒狀突與寰椎左右側間距為6.7mm和需要固定好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