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炎主要是由局部因素引起的牙周支持組織的慢性炎癥,發病年齡以35歲以后較為多見,如未能及時治療炎癥,可由牙齦向深層擴散到牙周膜、牙槽骨和牙骨質,而發展為牙周炎,因早期多無明顯自覺癥狀,而易被忽視,但有癥狀時已較為嚴重,甚至不能保留牙齒,因而必須加強宣教,使患者早期就診及時治療,
對于牙周炎的治療,有針對局部刺激因素,做齦上潔治術或齦下刮治術,必要時調整咬合,消除食物嵌塞,糾正不良修復體等。
牙周袋的處理,當牙周袋溢膿時,可用1%到3%的過氧化氫液沖洗,袋內置10%碘合劑或螺旋霉素、滅滴靈等藥膜,在去除局部因素后,較淺的牙周袋可用碘酚液燒灼,較深的牙周袋,需做牙周手術,以消除牙周炎。
牙齒松動者可以做暫時性的和永久性的牙周夾板,以固定松動的牙齒,當牙周膿腫已成局限時,可以切開引流,牙周袋也應同時做沖洗上藥,抹點甘油等,同時應該增強機體抵抗力,積極治療與牙周炎相關的系統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