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狀動脈瘤是川崎病的并發癥,這種病主要傾向于六歲以下的兒童,但是也可累及青年人,其中60%的病人會發生心臟畸形,如冠狀動脈瘤,冠狀動脈狹窄,心肌炎,和心肌梗死,也可引起乳頭肌功能混亂,而發生二尖瓣的反流。
川崎病導致的冠狀動脈瘤
為你推薦
-
川崎病是什么病川崎病又稱為小兒皮膚黏膜淋巴結綜合征,是以全身性血管炎為主要病理改變的急性發熱性出疹性疾病,常見于嬰幼兒,易見于學齡兒童。主要臨床的癥狀有發熱、四肢末端的改變、硬腫、皮膚出疹、球結膜充血、黏膜改變等。臨床上可通過靜脈輸入丙種球蛋白來治療病情,同時口服阿司匹林,具體的劑量應該在專業的醫生指導下進行服用。同時需要注意的是川崎病治愈后也要定期進行復查,看是否有冠狀動脈瘤和關節痛等后遺癥。建議日常生活中讓孩子多補充水分,注意休息。如果抵抗力下降,需要多補充營養,不要運動,保證充足的睡眠、不熬夜。飲食上以富含維生素和蛋白質、清淡、易消化的食物為主,保持良好的心態,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等都有利于病情的恢復。01:31
-
冠狀動脈CT查冠心病在這里我要說一下,冠狀動脈的CT檢查,對于一些懷疑冠心病的病人,我們可以做冠狀動脈CT的檢查,但是我要強調冠狀動脈CT,主要看那些冠狀動脈鈣化的程度,它對血管狹窄的程度就不如冠狀動脈造影檢查,來得直接、真實、好。我們臨床上好多病人說,我要做冠狀動脈CT,對一些年輕的、癥狀不典型的,我們推測他嚴重冠狀動脈病變可能性小的,可以做冠狀動脈CT的檢查,冠狀動脈CT的檢查有三個特點,它對陰性值的預測大,就是冠狀動脈沒有問題的,它的陰性的預測值可以大于95%。如果它對冠狀動脈急性病變,特別是斑塊破裂造成血栓的病變,它的預測值只有30%。為什么呀,因為那種病變不會有鈣化,鈣化還要等很長的時間,特別是它鈣化的CT值不會超過200,給臨床上造成了很多混淆,但是它還有個好處,冠脈的CTA,它同時可以看主動脈是不是有夾層,可以看你的肺動脈是不是有栓塞,它可以一舉三得,所以說在臨床上選擇一個檢查的時候,要對病人要個體化,要有針對性,那么我還是強調,如果你高度懷疑冠心病的病人,一定要做冠狀動脈造影檢查,它的特異性、敏感性都在80%以上。01:48
-
川崎病冠狀動脈瘤冠狀動脈瘤是川崎病的并發癥,常見的癥狀有結膜充血、發熱、皮疹,頸部淋巴結腫大,持續性發熱。這個病多發人群是六個月至十八個月的嬰兒。晚期這個病的癥狀是約在發熱后第十日當皮疹、發熱和其它急性期癥狀開始消退時,往往出現心臟缺損,發生急性心肌炎、心包炎、心內膜炎、心律失常等癥狀。早期的癥狀突然發熱,呈持續性發熱,持續五至十一天,平均體溫達到39攝氏度以上,抗生素治療是無效果的。語音時長 1:26”
-
川崎病冠狀動脈瘤護理川崎病冠狀動脈瘤忌吃食物有:辣椒(紅、尖、干),白扁豆,姜,豬油(板油),豬肉(肥瘦)。推薦飲食:1.宜吃維生素C含量高的食物;2.宜吃含水量豐富的食物;?3.宜吃低鹽的清淡的食物。宜吃食物:南瓜子仁,鹿肉,小米,鴨肝,栗子(熟)。飲食禁忌:1.忌吃過于油膩的食物;2.忌吃過咸的食物;3.忌吃具有海腥味的食物。語音時長 1:15”
-
川崎病引起的冠狀動脈是什么當孩子川崎病的臨床癥狀消退,如無明顯冠狀動脈病變就算進入逐漸恢復;但少數孩子冠狀動脈瘤發展,就會發生心肌梗塞。少數嚴重冠狀動脈瘤孩子就會進入下一個階段慢性期,可遷延數年,遺留冠狀動脈狹窄,孩子可因心肌梗塞而危及生命。
-
無冠狀動脈川崎病隨訪多久川崎病為自限性疾病,多數預后良好。復發見于1%?2%的患兒,無冠狀動脈病變患兒于出院后1、3、6個月及1?2年進行一次全面檢查,包括體檢、心電圖和超聲心動圖等。未經有效治療的患兒,15%?25%發生冠狀動脈瘤,更應長期密切隨訪,每6?12個月1次。
-
川崎病冠狀動脈瘤分級未經治療的川崎病患者中,冠狀動脈擴張的發病率可以達到18%~26%等,可以在病程的第三周到第五周內進行恢復。冠狀動脈瘤的發生率可以在3%~5%,有半數以上的患者在1~2年之內可以進行消退的,但是也有一些患者,可能會出現嚴重的情況。對于5歲以下,冠狀動脈內徑大于3個毫米,5歲以上大于4個毫米,冠狀動脈
-
川崎病冠狀動脈瘤的治療冠狀動脈瘤無論是單純性的還是繼發于冠狀動脈瘺一經確診之后均需要手術治療,對于川崎病導致的冠狀動脈瘤,一般不需要手術治療,可以應用藥物來治療,比如應用阿司匹林和β球蛋白治療,可能會取得顯著的效果。冠狀動脈瘤手術需要在低溫體外循環下進行,行動脈瘤切除或者流體兩端結扎,用大隱靜脈或者顱內動脈搭橋來治療。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