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來說,在臨床上心悸的發生機制尚未完全清楚,一般認為心臟活動過度是心悸發生的基礎,常與心率以及心博出量改變有關,在心動過速時舒張期縮短,心室充盈不足,當心室收縮時心室肌與心臟瓣膜的緊張度突然增加,可以引起心搏增強而感心悸。
心律失常如過早搏動可以在較長的一段代償期之后出現心室收縮,往往較強而且有力,會導致出現心悸。心悸出現與心律失常出現以及存在時間長短有關,如突然發生的陣發性心動過速心悸往往較為明顯,而在慢性心律失常如心房顫動時,因逐漸適應而沒有明顯的心悸出現。
心悸的發生常與精神因素以及注意力有關,焦慮、緊張以及注意力集中時易于出現,心悸可見于心臟病者,但與心臟病不能完全等同,心悸不一定有心臟病,反之心臟病患者可以不發生心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