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檢查所見垂體呈扁圓形,形態無異常,高度約
2020-04-27 2401次
病情描述:
檢查所見垂體呈扁圓形,形態無異常,高度約6.3mm;垂體后部見結節狀短T1、長T2信號影,大小約1.0x0.4x0.4cm,邊界尚清;神經垂體在位,鞍隔無抬高,鞍上池形態無異常;垂體柄未見明顯偏移;海綿竇血管無異常信號。兩側腦實質內未見異常信號影。腦室、腦池系統無擴大。中線結構無移位。檢查影像考慮垂體后部Rathke囊腫可能大,建議增強掃描。
提示:線上咨詢不能代替面診,醫生建議僅供參考!
答咨詢實錄
為你推薦
-
腦垂體檢查做什么檢查如果懷疑腦部垂體病變可以通過垂體影像學檢查,同時也可以結合血液類激素水平的檢查。垂體分泌很多各種各樣的激素,通過血液里面各種激素的檢查,可以間接反應垂體的功能。垂體影像學檢查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頭顱CT,CT檢查對于垂體顯示不是最佳的,因為相對來講CT檢查的精細度還是有些低的;相對比較清楚的,分辨率比較高的其實是頭顱核磁檢查,垂體頭顱核磁檢查包括冠狀位、矢狀位,可以很好的顯示垂體的大小、結構跟形態,另外還可以顯示垂體與周圍結構的關系。血清學檢查主要包括以下常見的幾種,例如生長激素、促性腺激素、促甲狀腺激素、泌乳素等等。01:26
-
出現咳嗽發熱等癥狀,但是胸片無異常是否排除感染?其實這個問題所謂說的感染,就是新型冠狀病毒的感染,我們知道新型冠狀病毒這種病人,典型的病例的表現,就是發燒,咳嗽和胸悶氣短。從臨床檢查來講,能夠證明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證據,就是病毒的核酸,能夠查出是陽性的。從檢查方面,肺部的CT,我們如果是,他已經發展成為肺炎的話,肺部CT可以看到片狀的陰影,炎癥性的陰影,這都是我們可以看到的,一些可靠的能夠確診的一些證據。但是有些病人,他由于自身的抵抗力,相對比較強,他的臨床過程就相對比較輕微,可能有的病人僅僅表現為,發燒,咳嗽,甚至有的人只是表現為咳嗽,個別病人甚至連咳嗽的癥狀都沒有。這個時候我們說,僅僅我們通過癥狀,來判斷這個病人,它的可靠性就有限了。我們還要注意,我們臨床當中注意到,有些人是咳嗽比較輕微,不發燒,肺部也沒有陰影,但是他同樣是具有傳染性的,被他傳染的病人,有可能還會變成一個,比較嚴重的病人,因此應該注意防護。我們說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它的靶器官就是肺部,它往往是以肺炎的這種形式,表現出來,但是沒有肺炎的表現形式,并不能否認,他有新型冠狀病毒的感染。因此我們說,臨床遇到有發燒咳嗽的病人,但是肺部沒有炎癥的改變,不能排除他有新型冠狀病毒的感染,同樣應該引起臨床的關注。02:31
-
異常白細胞形態檢查首先這個檢查在血圖片中檢查出異常的白細胞對于臨床診斷及治療有重要意義。第一個最常見的就是核向的變化,比如說出現核左移,說明外周血中右置或改裝核粒細胞增多,見于急性白血病、急性化膿性細菌感染、急性中毒、急性溶血、正常的妊娠、缺氧,以及低血壓也可以出現細胞核左移的現象。第二個就是核右移,說明中性粒細胞分葉過多,見于巨有細胞性貧血、惡性貧血、化療以及炎癥恢復期、遺傳性中性粒細胞分葉過多、尿毒癥等。第三個分頁過少,見于乳酸缺乏癥,假性的一些核形的異常。其他的還有一些慢性粒細胞性的病變。它可以發生一些核形的一個改變,甚至有一些白細胞出現中毒顆粒,也可以出現顆粒的異常,分胞的變性,最常見的就是化膿性感染的一些患者。甚至有一些異形的淋巴細胞,見于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病毒性肝炎、風疹等。語音時長 1:36”
-
白癜風患者血液檢查有無異常變化白癜風患者的血液檢查部分病人可以出現異常的變化,常見的如貧血的問題,也就是紅細胞,血紅蛋白的數值偏低。另外,也可見免疫系統的功能異常,如C3,C4,白蛋白,球蛋白出現下降或者異常的問題。此外,還可見甲狀腺功能異常的問題,即T3,T4以及TSH出現臨床異常的問題。除此之外,現在的研究顯示白癜風患者其基因也是存在異常變異的情況。語音時長 01:09”
-
垂體高度約6mm正常嗎垂體高度約6mm一般不正常,需要去醫院查明原因后進行改善。垂體屬于人體的器官,位于丘腦下部的腹側,一般是卵圓形,屬于身體比較復雜的內分泌腺,正常情況下,男性垂體的高度是1.4~5.9mm,女性垂體的高度一般是2.7~6.7mm,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垂體高度約6mm,已經低于了正常范圍的下限,所以不正
-
白癜風患者血液檢查有無異常變化白癜風患者血液檢查可能有異常變化,白癜風患者的血常規檢查可能會貧血,白細胞及血小板減少,白癜風患者的血液pH值平均值為7.3650,而健康人的平均值為7.3888,因此白癜風患者血液pH值略低于正常人。+平時注意休息,不要熬夜,不要勞累,清
-
我昨天做了垂體核磁,左側飽滿,替他無異常你好,有什么癥狀嗎
-
B超檢查所見肝臟切面大小形態正常,包膜光還有其他不適癥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