瘀血的原因一般有氣虛、血虛、寒凝血瘀、熱盛血瘀、肝氣郁結等,一旦身體出現不適癥狀后,需要及時就醫并進行針對性的治療。
1、氣虛:
如果患者屬于氣虛體質,不能促使血液的運行,會導致血液循環變慢,從而引起血瘀,患者會伴隨著乏力、氣喘的癥狀。氣虛的患者可以在醫生指導下服用補中益氣丸、生脈飲、玉屏風散等藥物進行治療,平時可以適當的做一些有氧運動,如瑜伽、打太極等,能夠改善氣虛體質。
2、血虛:
如果患者屬于血虛體質,體內的血液不足,也會影響到血液的正常運行,導致血液在局部聚集,會出現面色蒼白、怕冷等癥狀。患者可以在醫生指導下服用十全大補丸、八珍顆粒、益氣養血口服液等藥物治療,平時可以多吃一些補血的食物,如阿膠、紅棗、桂圓等。
3、寒凝血瘀:
寒邪進入機體會導致血管收縮,血液的流動速度減慢,使血液停滯不前,從而形成血瘀,患者會伴隨著肢體疼痛、麻木等癥狀。可以在醫生指導下服用艾附暖宮丸、寒濕痹顆粒、血府逐瘀丸等藥物治療。在此期間應加強身體保暖,身體出現不適癥狀后,可以通過熱敷的方法進行緩解。
4、熱盛血瘀:
當體內熱邪過剩時,血液受熱會變得粘稠不暢,容易在局部聚集形成淤血,患者會伴隨著口渴、煩躁、發熱等相關癥狀。可以在醫生指導下服用穿心蓮片、少腹逐瘀丸、安宮牛黃丸等藥物治療,在治療疾病期間應多喝水,禁止吃辣椒、大蒜等辛辣刺激性食物。
5、肝氣郁結:
肝主疏泄,如果存在肝氣郁結的情況,會導致氣機運行不暢,影響到血液的正常流動,會在體內聚集形成淤血,患者會出現食欲不振、情志抑郁等癥狀。可以在醫生指導下服用逍遙丸、柴胡舒肝丸、解郁安神顆粒等藥物治療。患病期間應保持心情愉悅,可以通過聽音樂或冥想的方式來調節自身情緒。
在治療疾病期間,一定要保持心態平衡,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每晚的睡眠時間要在8個小時以上,同時積極配合醫生治療,能夠加快病情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