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核皮試,即結核菌素試驗,是診斷結核感染的重要手段。在試驗后的12小時內,通常不會有明顯的反應出現。這是因為結核菌素試驗的反應時間一般集中在24至72小時之間,此時段內觀察皮膚變化最為準確。
若在試驗后72小時內,注射部位未出現紅腫或硬結,則通常被判定為陰性,暗示個體可能未感染結核分枝桿菌。若出現輕微紅腫和硬結,直徑在5至19毫米之間,則被視為陽性反應,可能表明個體曾感染結核或已接種卡介苗。當紅腫和硬結明顯,直徑超過20毫米,甚至伴有水皰、壞死等強烈反應時,則為強陽性,提示體內可能存在活動性結核感染。
值得注意的是,結核皮試的結果應由專業醫生解讀。對于出現陽性或強陽性反應的個體,醫生會建議進一步的檢查,如胸部X光或CT掃描,以明確診斷。在治療結核感染時,常用的藥物包括利福平、異煙肼和吡嗪酰胺等,但具體用藥方案必須根據醫生指導來確定。
結核皮試后,患者應保持皮試部位清潔,避免抓撓和涂抹非處方藥物。此外,若出現任何不適,如高熱、呼吸困難等,應立即就醫。